比孩子先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,注定无法陪孩子走完一生的路,这是每个父母最不愿面对,却最无力逃避的事实。而我们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,从来都不是一辆遥控汽车、一个芭比娃娃、一盒乐高积木,以及永远上不完的培训课,而是帮助孩子培养观察世界、认识自我并热爱生活的能力。 从这个意义出发,一切可以花钱得到的礼物都显得苍白无趣,而音乐、绘画、摄影等以德育促教育的艺术培养形式,则真正能赋予孩子更好的兴趣养成,并让他们受益终身。因此,一台相机,或许就是最好的礼物,它就像一颗火种,能够点燃孩子积极探索世界的欲望,并逐渐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与自我的价值。 当孩子拿起相机,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呢?当他们平视世界,镜头里是爸爸温暖的膝盖、妈妈飞扬的裙角,还有门口那只每天都想抱一抱的小花猫;当他们仰望天空,镜头里出现了日升月落、划过云端的飞机、以及树上正在唱歌的小鸟;当他们俯视大地,小花小草和蚂蚁搬家便成了最有趣的故事……这些成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的画面,恰恰是孩子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在现实世界的投射。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日公布了年度儿童摄影比赛的评选结果。在作品鉴赏的“评论区”,不少家长纷纷留言,赞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。 “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充满色彩” “孩子的好奇心最宝贵,他们眼中有最干净的世界” 这一赛事已连续举办多届,分为国际组和美国组,参赛者年龄最小的6岁,最大的14岁。其所设置的投稿组别名称也很有趣,比如“奇怪真相类”、“神奇动物类”等。 来自荷兰的11岁小朋友Dewi Baggerman以一张低角度仰拍郁金香的照片从46000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,斩获国际组冠军,不仅获得5天4夜的华盛顿之旅,还将受邀参观国家地理杂志总部。获奖理由是:勇于探索,从低处来拍摄花朵的生长,是孩子独有的视角。 当然,咱中国的小朋友也很厉害。13岁的Pan Yinzhi凭借一张形式和色彩感俱佳的集装箱码头俯拍照片获得“奇怪真相类”国际组第一名。 儿童摄影教育比成人更重要 近年来,随着影像类数码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,“拍摄”已经跟吃饭、睡觉、健身、旅游一样,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而拍摄者的年龄也逐年下探,如今幼儿园的孩子也可以轻易接触到适合他们的相机产品。儿童视觉经验的开发远远比父母一代的成人早,可以说是赢在起跑线上,大多数孩子一拿起相机基本上都可以拍得很有趣,所以,儿童摄影教育重在启蒙、引导和鼓励。 摄影也可以说是视觉整理,把眼前看到的事物进行二次分配和局部强调。因此,学习摄影,培养视觉经验的多样化,可以促进孩子右脑思维模式的开发,为未来的创新潜能奠定基础。同时,学习手动操作光圈、快门、感光度等成像技术,也会促进孩子左脑的发育。 在成人学习摄影的过程中,无论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资深的专家,只要是成人,都会背负着生活经验中累积下来的思想包袱与审美缺陷。使成人放下这些包袱并不容易,相反的,对儿童或青少年来说,完全没有这些包袱的束缚,孩子就是一张珍贵的白纸,家长可以借助摄影教育,去描绘出一张充满希望的蓝图。 来自美国的网红小摄影师“鹰眼”(Hawkeye Huey),在5岁时便成为了《国家地理》最年轻的摄影师,在Instagram上拥有超过22万的粉丝,还出版过一本摄影集。 鹰眼在拍照
一个孩子究竟是怎么和摄影结缘的呢?故事要从他4岁收到人生的第一台相机开始说起。亚伦·休伊(Aaron Huey)是鹰眼的父亲,同时也是一名国家地理摄影师。和大部分父亲一样,为了增进父子感情,亚伦·休伊决定带鹰眼来一次父子之旅。在索尔顿海旅行时,亚伦·休伊发现鹰眼对自己的相机极其感兴趣,并且老是模仿他的拍照姿势。为了让儿子过过手瘾,亚伦·休伊将富士instax 210相机送给了鹰眼。这台会“吐”相纸的一次成像相机,让鹰眼感到无限的好奇和好玩。慢慢的,这部相机成为了鹰眼观察这个世界的奇妙窗口。在父亲的指引和帮助下,鹰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拍摄了近千张照片,记录下了他跟父亲旅行时的点点滴滴。 那么,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相机呢? 阶段:新生儿~5岁儿童 或许有点儿难以置信,但的确有不少父母会在1岁生日的时候给孩子送上相机作为礼物。一些玩具厂商真就推出了一系列色彩鲜艳、造型卡通的塑料相机,而且,它们真的能照相,甚至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拍摄效果。这个年纪的孩子,就放手让他们把相机当做玩具用吧,让摄影成为一种游戏,希望他们最终可以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。 阶段:6到9岁 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,可以给他们一台富士instax一次成像相机或者具有变焦功能的傻瓜卡片相机(记得要有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带子),首先教会他们用取景器瞄准物体,或者从显示屏中进行观察。不用刻意要求孩子学会光圈、快门时间、感光度、焦距等技术知识,这对他们来说太难了,孩子们只需要掌握选景和构图的技巧,就足以拍出优秀的照片。作为家长,要坚持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拍摄问题,并且可以带着小家伙进行外拍短途旅行。这种回答可能5分钟就能搞定,也可能要占用你整天的时间。无论如何,父母如果对孩子“如何看待世界”真正投入关心与陪伴,孩子们一定会受益匪浅! 阶段:10到13岁 这个时候,若是还没给他们配置专业的数码单反,那就得好好考虑一下,把它纳入到开支账单了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学习一些较深的摄影知识,比如景深的运用和长时间曝光,三脚架可以上场了,教会他们拍摄夜景并提高照片的清晰度,很多孩子都有足够的好奇心和耐心来摆弄三脚架。同时,可以教会孩子借助手机或电脑去储存和管理自己拍摄的照片,并学会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,掌握一些简单的图像处理软件也是必要的。 阶段:14岁以上 如果你有一台全画幅数码单反,孩子在这个阶段也成长为一名摄影爱好者,若是他们觊觎你的机器,不妨将其让贤,自己再买台新的。从现在开始,相机选择上已经没法对孩子们指手画脚了,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需求,甚至比父母还要精通电脑,精通各种图像处理软件。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他们的相机可以包含更多手动功能。不要担心他们浪费相机的新潮功能,那些宣传噱头都会如浮云飘走,而摄影的坚实基础还是要建立在对光圈、快门和感光选择的理解上,这才是孩子们在未来拍出好照片的基石。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伯乐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,人的智力是多元的,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八种基本智力,具体包括:言语一语言智力、逻辑一数学智力、视觉一空间智力、音乐一节奏智力、身体一运动智力、人际一交往智力、自我反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。 摄影,是手脑并用、不断感知世界的过程,可以很好的发掘与提升孩子的空间智力、运动智力、交往智力、自我反省和自然观察智力。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,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本能、技能或特质,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弱项领域。孩子的智力强项领域就是他潜在的天赋与才能所在,只是有待家长们去发现。每一位孩子都是千里马,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成为孩子的伯乐。 |
Powered by Discuz!
© 2001-2015 www.lama001.com ( 粤ICP备15023800号-1 )